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 " 窗口 ",深圳始终以敢为人先的魄力领跑科创赛道。10 月 10 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 " 改革开放走在前——广东科创新气象 " 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深圳,采风团深入南山区科技创新一线,在 VR 幻境、灵巧机器人的沉浸式体验中,不仅见证了前沿技术如何重塑生产生活,更触摸到深圳以 AI 与机器人产业为核心的创新生态——这里不仅有企业的 " 单点突破 ",更有产业链的 " 集群崛起 "。深圳这座以创新为基因的城市,正以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展现改革开放新征程上的澎湃动力。
虚实结合:打造数字交互新范式
戴上 VR 眼镜,瞬间 " 置身 " 盛唐街头——与古人策马击鞠,随长风凌空俯瞰都城坊市,数字壁画中的一砖一瓦都栩栩如生。这是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 VR 大空间互动技术,也是深圳 AI+3D 产业突破的缩影。
采风团在现场体验 VR 大空间互动技术
" 我们的愿景是‘定义你的世界’,本质是用 AI 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元象科技副总裁孔博坦言,技术能快速落地,离不开深圳的产业土壤——南山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达 33%,模力营 AI 生态社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注于大模型领域的垂直孵化器)提供超 2 万平方米免租空间,为元象这类企业提供算力、算法、产业链资源支持。如今,元象不仅是 " 深圳独角兽走廊 " 培育的标杆,更将 VR 技术向文旅、教育、工业仿真等领域延伸,助力深圳数字经济从 " 技术研发 " 向 " 场景落地 " 加速迈进。
具身智能:突破人形机器人技术壁垒
在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 夸父 " 人形机器人的表演颠覆了人们对机器人的想象:迈着模特般的稳健步伐完成创意走秀,接着行云流水打出太极云手,最后稳稳拿起水杯递到工作人员手中——每个动作的协调性与精准度,都标志着深圳在双足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突破。这家专注机器人关键技术的企业,早已凭借 Aelos 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 " 出圈 " ——作为中国 AI 代表亮相平昌冬奥会 " 北京 8 分钟 ",如今更与华为云、中国移动、海尔等行业龙头达成合作,将技术延伸至科研教育、智慧医疗、工业制造等场景。
" 夸父 " 人形机器人
" ‘夸父’的每一步,都是深圳机器人产业链协同的成果。" 乐聚机器人副总裁吴雨璁介绍。南山区已集聚 200 余家优质机器人企业,包括 14 家上市公司、30 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形成从雷赛智能(电机)、速腾聚创(传感器)到逐际动力(整机)的完整产业链,2024 年全区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近 30%。正是依托这样的生态,乐聚才能快速突破 " 肢体协调 "" 力控精度 " 等技术难点," 未来我们还会联合华为云优化 AI 算法,让机器人在智慧医疗场景中实现更精准的辅助操作。" 如今,乐聚的产品已融入深圳 " 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 60%" 的产业格局,成为 " 深圳智造 " 的重要一环。
全栈创新:构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在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上,大家将看到历史、人文、科技与运动的融合——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已在测试赛中完成调试,开闭幕式、赛事服务都会有它的身影,具体表现留个小彩蛋!" 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的话,透露出深圳机器人技术的 " 全球竞争力 "。作为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企业,优必选不仅手握 " 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 的头衔,更让 Walker S 系列工业机器人进入全球最多工厂实训,合作企业覆盖比亚迪、一汽 - 大众、富士康、顺丰等新能源汽车制造、智慧物流龙头。
人形机器人正在搬运货物
这份底气,源于深圳在机器人产业的 " 顶层布局 "。南山区是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 " 双高地 ",4 家企业(腾讯、优必选、雷赛智能、速腾聚创)入选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占全国重要份额;辖区内鹏城实验室、先进院、清华、北大、哈工大等一批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 " 技术研发 - 成果转化 " 通道,推动优必选等企业突破 " 运动控制 ""AI 交互 " 等核心技术。更关键的是,截至 2024 年底,南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 GDP 超 50%,新能源汽车、3C 制造等优势产业为机器人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比亚迪的生产线需要机器人完成精密装配,顺丰的智慧仓库需要机器人提升分拣效率,而优必选的技术正成为这些产业 " 智能化升级 " 的核心支撑。
协同互联:赋能全球产业创新
能焊接电子元件、校准精密仪器,能轻拿樱桃不捏坏、辅助膝关节手术,甚至能通过 1800 公里超远程低延时操控完成牛排烹饪——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用 " 心灵手巧 " 诠释了深圳机器人技术的 " 细腻度 "。成立于 2015 年的越疆,不仅研发出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更构建起 0.25-30kg 负载的产品矩阵,全球累计出货量达 8 万台,覆盖 3C、汽车、半导体、医疗、食品饮料等行业。
越疆机器人在制作咖啡
" 机器人要‘懂操作、会精细’,离不开深圳完整的产业链和开放的市场。" 越疆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山区机器人谷及机器人湾产业集群中,减速机、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科盟创新、地瓜机器人)与整机企业协同创新,让越疆的 " 五指灵巧手 " 实现毫米级精度;而南山区外贸的强势表现,更让越疆的协作机器人成为 " 深圳智造 " 出海的名片——目前,其产品已进入海外 3C 工厂、医疗实验室,助力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突破 3000 亿元。
产业生态:创新沃土培育 " 深圳奇迹 "
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深圳优质的创新生态环境。数据显示,2024 年南山区本地生产总值达 9500.97 亿元,连续 12 年位居广东省区县第一。这里不仅集聚了 200 余家机器人企业、14 家上市公司,还拥有 3 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模力营 AI 生态社区——这个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模型垂直孵化器,运营一年多来已吸引超 500 家企业申报入驻,初步形成具身智能、模型基础、"AI+ 硬件 " 和 "AI+ 应用 " 四大产业集聚态势。
独角兽走廊:创新经济的生动样本
从留仙洞总部基地到深圳湾口岸,这条不足 200 平方公里的 " 独角兽走廊 " 连续 6 年贡献深圳超 50% 的独角兽企业。2025 年,这里以 19 家上榜企业保持 " 断崖式领先 ",总估值超 700 亿美元。元象唯思堪称其中的 " 小猎豹 ",成立仅 2 年便跃入全球独角兽榜单,估值达 130 亿元;而微众银行、优必选等企业则凭借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进入稳定期,共同构成创新生态的梯度发展格局。
全球布局:从 " 深圳制造 " 到 " 深圳创造 "
南山区全球服务中心的启用,为企业 " 走出去 " 和 " 引进来 " 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心围绕 " 五务体系 " 打造全链条服务模式,已服务出海企业 160 余家,覆盖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这种开放姿态使得深圳技术得以走向世界,如越疆科技产品进入 80 多个国家市场,优必选与奥迪等国际企业合作,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国际竞争力。
如今,南山区 AI 产业规上企业超 1300 家、高新技术企业超 800 家,机器人产业集聚 200 余家优质企业,截至 2024 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 GDP 超 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33% ——这些数据背后,是深圳以改革开放精神推动科创的生动实践:既鼓励企业攻坚 " 卡脖子 " 技术,又搭建产业链协同平台;既培育本土独角兽,又助力企业链接全球市场。未来,随着十五运会科技场景的落地、更多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深圳将继续以 " 走在前 " 的魄力,为广东科创乃至全球创新贡献 " 中国方案 "。(文 / 图 孙一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