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诚实地写出大时代中的“小我”——陈建功《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发布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0:30
地点:西城区西长安街17号北京图书大厦
嘉宾:郭运德(作家、文艺理论家、评论家)、潘凯雄(作家、文学评论家)、陈建功(作家)
诚实是一种品质。对作家来说,诚实是对文学的虔敬、对读者的尊重。新近出版的陈建功的非虚构长篇小说《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之所以吸引、打动读者,正是因为其中的“诚”和“实”。写出大时代中的“小我”,写出内心深处那些被多少人认为“不足为外人道”的真相,对一个“功成名就”,曾经“身居高位”的作家,难能可贵。10月12日上午,北京图书大厦,陈建功将与两位老友,评论家郭运德、潘凯雄畅聊新书。

北京|从都市丽人到都市浪人:谈谈梦想、职场和女性成长
时间:10月1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吴季(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任逍遥(写作者)、夏宁竹(图书编辑)
一个大望路的“都市丽人”,是如何变成了“都市浪人”并写出一本有趣的“反职场”小说的呢?10月12日下午,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大望路还有梦想》作者任逍遥以及《大望路还有梦想》责任编辑夏宁竹做客SKP,与我们共同探讨职场和女性成长。

北京|我又又又又决定当一个好好生活的人——2025趁早秋季许愿大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主讲人:王潇(畅销书作家)
10月12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山洞四律》作者王潇做客方所北京店,希望用最简单的文字,把让生活顺遂的办法说明白。“四律”即摆脱习得性无助的4个招式,在这个手机抢夺我们注意力的时代,愿我们都可以做一名现代都市修行者,像高手一样,践行山洞四律,把功练成。期待与大家在创作者现场相遇。

北京|诗歌的“回乡之路”——余海岁诗集《风雨灯》分享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余海岁(岩土力学家、诗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少君(诗人、批评家)、冷冰川(艺术家、诗人)、敬文东(诗人、批评家)、杨庆祥(诗人、批评家)、戴潍娜(诗人、学者)、树才(诗人、翻译家)
“岩土力学”和“言语张力”有什么关系吗?余海岁先生的诗,也许就是一种回答。《风雨灯:余海岁诗选(2018-2024)》是余海岁的第一部现代诗集,收录了诗人七年来创作的诗歌一百五十余首。诗余海岁在诗歌中一方面深入探讨科学,一方面承接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其独特的思维转折、语言意外,及其对世界和自我的发现。这些作品在深入对世界和人类思想问题的叩问和探讨的同时,亦展现了独立的批判精神和自我内省意识。10月12日晚,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余海岁,以及诗人、批评家李少君,当代艺术家、诗人冷冰川,诗人、批评家敬文东,诗人、批评家杨庆祥,诗人、学者戴潍娜,诗人、翻译家树才,共聚SKP,在这秋意渐浓的时节,共赴一场诗歌的“回乡之路”。

北京|当我们面对孩子时,也在面对自己——《要有光》重磅首发对谈
时间:10月12日(周日)19:30-21:30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9层度刻Lab
嘉宾:李敬泽(作家、评论家)、敬一丹(主持人)、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家)
非虚构代表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鸿的新书《要有光》,9月正式出版上市了。这一次,她把写作对象投向那些因为情绪问题而失学、休学在家的孩子以及在退学和抑郁边缘挣扎的孩子,记录他们真实的声音,呈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图景。10月12日晚,《要有光》新书首发活动重磅来袭。梁鸿老师将携新书做客中信书店,同李敬泽、敬一丹、李菁三位老师一同畅谈爱与成长,重新认识我们最爱的孩子,认识世界,最终认识我们自己。

北京|帝国主义与非洲:我们时代的关键词?
时间:10月14日(周二)15:00-17:00
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东南四层会议室
主讲人:雷布什(英国利兹大学非洲研究与发展政治学荣休教授)
本讲座旨在探究当代资本主义危机背景下,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意涵。为何“帝国主义”这一术语在学术讨论中日渐式微?而它为何仍是理解当代全球政治经济的关键概念?本讲座将揭示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性矛盾——这种体系不断再生产出不平等、贫困、战争与饥荒——并剖析当今时代的军事化加剧、种族灭绝频发、以及全球南方人民被视为人类“剩余人口”的种种现象,为何与历史先例呈现出显著差异。

北京|跨帝国之糖:17世纪法属西印度的技术转移、资本流动与经济转型
时间:10月14日(周二)15:30-17:30
地点: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201
主讲人:刘清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17世纪法属西印度殖民地的经济转型是早期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转移与资本流动的典型案例。当烟草经济因市场饱和而衰退后,法国殖民者试图转向蔗糖生产,却面临资本不足与技术知识匮乏的双重困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突破并非通过法兰西殖民帝国内部资源实现,而是依靠跨帝国的资本与技术流动。马耳他骑士团提供了关键的初始投资,来自巴西的犹太移民带来了甘蔗种植技术和制糖工艺,圣多明各海盗对西班牙殖民地的劫掠弥补了奴隶贸易的巨额资金缺口,多帝国要素也因此在法属西印度汇集。

上海|吟游诗人的诗酒之秋:《此处有龙》一周年听友见面会
时间:10月11日(周六)18:30
地点:杨浦区淞沪路338号创智天地6号楼V聚场
嘉宾:包慧怡(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作家)、桑阳(学者)
英文播客《此处有龙》(Here Be Dragons)开播一周年之际,我们终于要从声音的海洋游向现实,与你相见于V聚场!两位主播将首次以“中世纪吟游诗人”的身份,带来一场融合诗歌、音乐、对谈与美酒的秋日盛会。

上海|陵迟:春秋时期的君权下移和国有土地流失
时间:10月12日(周日)13:30-15: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主讲人:刘勋(学者)
按照孔子的说法,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的历史大趋势是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逐步转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政事决策权从君主下移至卿大夫。实际上,伴随着这个“君权下移”的历史进程,还有一个“国有土地流失”的历史进程,也就是由君主直辖的土地流失到卿大夫那里,最终造成“君弱臣强”的土地分配格局。君权下移和国有土地流失为什么会发生?在不同诸侯国,这两个历史进程的机理机制有什么不同?卿大夫夺取权力和土地的方式,是“阴谋”还是“阳谋”?10月12日,先秦史学者、《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作者刘勋博士,将带领你探索这些问题的可能真相。

上海|在王安石与苏轼之间:陆游的困境及其突围——《文以载道》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
主讲人:朱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陆游选导师会选王安石还是苏轼?朱刚教授善以书写文学家个案辐射时代的整体文化景观,其《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一书,论述从啖助到柳宗元、韩愈,再到欧阳修、苏轼的道学传承和文学发展,刻画韩柳欧苏作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的立体面向。10月12日14:00,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教授将做客上海古籍书店,为大家讲述陆游的困境及其突围。

上海|迈向一种新的文明理论——透视世界三大文明体系
时间:10月1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主讲人:里亚格林菲尔德(美国波士顿大学社会学系、政治学系、人类学系荣休教授)
里亚格林菲尔德女士(Liah Greenfeld)是国际知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曾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因其对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而享有声誉。她一直致力于从诸多层面对人类社会的现实进行科学解释,其研究范围涵盖从个体心智到社会文明的各个领域。她被称为当代“最具反传统精神”的社会学家,她的方法被视为社会科学主流方法之外的一种重大替代方案。10月12日下午,里亚格林菲尔德教授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举行题为“迈向一种新的文明理论:透视世界三大文明体系”的讲座,内容将涉及她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讲座旨在阐明一个可用于跨文化传播与全球文明研究的通用理论框架。

上海|万物有信:解码24节气与72物候背后的自然奥秘
时间:10月12日(周日)14:00-15:30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艺苑雅阁
主讲人:李蔚(自然科普作家)
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作为一个轮回,这源于先民对物候现象的观察。古人对物候规律的总结有一些堪称准确而微妙,还有一些在现代科学看来难免天马行空,但经年累月的观察与思考,不仅是值得梳理的历史,更是当代人在理解生态自然过程中需要珍视的线索。10月12日,自然教育推广人、自然科普作家李蔚将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领读者们探索更微妙的生态密码,审思环境变迁、城市生态、气候变化等命题,补上当代人不容错过的自然教育。

上海|陈建华诗歌朗读交流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4:30
地点:黄浦区威海路48号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5F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陈建华(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诗人)
诗歌来到美术馆本期邀请的诗人、学者陈建华,常以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城市日常景观的细腻观察,记录个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心灵轨迹。陈建华的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性,在平淡的叙事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力量。其创作不仅展现了一个诗人对语言艺术的执着探索,更呈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精神历程,为理解当代中国诗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个人视角。

上海|生活中的合同——从预制菜与预付卡谈合同中的各式陷阱
时间:10月12日(周日)15:30-17: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主讲人:陈吉栋(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近日,有关“预制菜”的风波不断升级,由此引发了消费市场的极大关注。10月12日,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合同与日常生活》的主编之一陈吉栋将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从预制菜与预付卡谈合同中的各式陷阱。
上海|闯入命运的“回魂洞”——那多《命运脱靶人》新书首发式
时间:10月12日(周日)18: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乐享厅(红厅)
嘉宾:那多(悬疑作家)、唐隐(作家)、小饭(作家)
那些偶然的或者习焉不察的细节真的是随机的吗?这种随机可被预判吗?可被预判的精准度又有多少?这些不敢细想的问题,著名悬疑作家那多写进了小说:在畅销二十余年的“那多手记”系列的最新作品《命运脱靶人》里,这细思极恐的问题撕开了连环谜案的第一条裂缝。10月12日晚,那多、唐隐、小饭三位作家齐聚上海图书馆,带领读者一同闯入这个既是谜案漩涡,也是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回魂洞”,共同思索何以为“我”,以及在既定轨迹之外,那些“脱靶”瞬间所蕴含的、不可被定义的鲜活生命力。
上海|《人间随读生活的维度》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9:00
地点:杨浦区淞沪路338号创智天地6号楼V聚场
嘉宾:辛德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钟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古冈(诗人、文学编辑)、赵辉(摄影师、文化学者)、方小萍(科普作家)
生活是否还有更多维度等待我们发现?一本新书,一场对话,或许能为你打开新的视角。我们诚邀读者们,于10月12日在杨浦区V聚场,参加《人间随读生活的纬度》新书分享,听辛德勇老师分享师生传承的薪火,及赵辉、钟锦、古冈等嘉宾分享关于丛书的点点滴滴。

上海|物理物体 生命与心灵——读迪肯的《不完备的自然》
时间:10月14日(周二)15:00-17:00
地点: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110会议室
主讲人: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燕京首席教授)
从一个重要的视角来切入迪肯的《不完备的自然》这部巨著,可以把它视作对物理主义还原论的系统批评,取代还原论的,是作者对一系列不同层级的“涌现”的阐论。这些层级里,最重要的是三个层级:无机物体或物理物体,生命,心灵。本报告概述这本书里所阐论的这三个层级的发展,并提供一些陈嘉映自己的补充意见。

南京|鲁迅先生在南京
时间:10月1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秦淮区王府大街29号JLC金陵中環西区L5方所
主讲人:郑敏虹(南京鲁迅纪念馆副馆长)
在鲁迅青年时代的生命中,南京对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三度奔赴南京的抉择,也恰好与这座城市近代发展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相重合。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南京鲁迅纪念馆副馆长、“寻求别样的人们”策展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文科老师郑敏虹,她将为我们展开一幅“鲁迅在南京”的时光地图,带领我们回溯大先生在此地的足迹与心迹。

南京|回家吃饭:《谁来决定吃什么》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陈宇慧(美食作家)、柯紫(播客主播、地理学研究人员)、老马(播客主播)
美食作家陈宇慧(“田螺姑娘”),在新书《谁来决定吃什么》中,以温柔且坚定的文字,带领我们重新走回菜场与厨房,寻找那道属于自己的味道。她不说教,不渲染,只分享——就像那个比你更懂你自己口味的朋友。10月12日,田螺姑娘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读者分享她对食物与生活的思考,聊聊如何在一日三餐中安放自己、重建与食物的亲密关系。我们不必成为大厨,但可以学会,好好喂饱自己。

杭州|梦回大宋,探寻烟火人间
时间:10月10日(周五)14:00
地点:西湖区文景路与枫桦路交叉口之江文化中心内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纪连海(学者)
你是否曾梦想过,穿越千年时光,漫步于汴京与临安的街头?你是否曾好奇过,宋朝人的市井生活,究竟有多么活色生香?10月10日下午,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央视《百家讲坛》“十大名嘴”之一的著名历史学者纪连海先生,将携新作《纪连海品梦华录》与《纪连海品梦粱录》,带来重磅讲座——“梦回大宋,探寻烟火人间”,从书本出发,还原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宋朝社会图景。

杭州|在旧体诗里,安放此刻的心——卢文丽《只衔花气与多情》新书雅集
时间:10月12日(周日)14:30-16:30
地点:西湖区曙光路184号阅见西湖2F报告厅
嘉宾: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卢文丽(诗人、媒体人)、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章怡雯(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琴、古筝专业副教授)
10月12日下午,诗人卢文丽将带着她的新作《只衔花气与多情》来到阅见西湖。在这场新书雅集中,我们将与卢文丽以及多位重磅嘉宾,共同探讨:古典诗词如何在当下焕发新的生命?诗意生活又如何在纷扰中被重新唤醒?

成都|读活《史记》:跟随李开元重返“刺秦”案发现场
时间:10月11日(周六)19:00
地点:青羊区窄巷子30号三联韬奋书店
嘉宾:李开元(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黄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无疑是最为悲壮、最具戏剧性的篇章之一。在《刺秦》中,李开元从历史考证的视角,解读《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真伪虚实,将其中的多位历史人物、涉及的种种历史事件抽取出来,补充新的素材,与读者朋友一道,做一番历史侦探破案的尝试,重新描绘一幅荆轲刺秦王的历史画卷。在此基础上,打破常规,将新绘的画卷延伸到想象的领域。10月11日晚,让我们跟随李开元重返“刺秦”案发现场,从“图穷匕见”的督亢地图到秦始皇的“王负剑”,从秦舞阳的心理崩溃到李斯《谏逐客书》的重新审视,以严谨的考据与大胆的假设,追问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西安|世界很大,也很愿意听你说话——《和世界东拉西扯》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4:30-16:0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10楼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李亲亲(绘本创作者、插画师)、白海瑞(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青少分社主任、副编审)、王子晨(国际教育机构创始人)
李亲亲是一位年轻的插画师,曾在海外留学期间以画笔记录自己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旅行见闻,并最终汇集成随笔插画集《和世界东拉西扯》,引发许多年轻人对自我成长与文化认同的共鸣。10月12日,我们邀请到插画师李亲亲,以及资深出版人白海瑞、艺术空间主理人王子晨一同做客SKP,共同翻开这一份写给所有曾感到迷茫却依然勇敢的年轻灵魂的成长手记。

武汉|关于“江湖”的古代插图——《图写奋袂:晚明以来的<水浒>版画》新书分享会
时间:10月12日(周日)19:00-21:00
地点: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程国栋(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耿纪朋(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何慧斌(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任珊珊(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图写奋袂:晚明以来的<水浒>版画》以晚明以来的《水浒》刊本插图为主要研究对象,意图以晚明以来的《水浒》版画为叙事主轴,构建一个微观的以中国为中心的通俗艺术史模型,并一窥16世纪以降,由中华民族的视觉文化传播、接受、消费之递嬗片段构织而成的精彩时空。10月12日,我们特别邀请到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程国栋,艺术人文学院教授耿纪朋,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何慧斌,艺术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任珊珊,以及艺术人文学院教师辛宇做客SKP,共同走进《水浒》版画的绮丽世界,感受图像与文字交织的思想张力。
附:线上活动预告

治愈的力量:如何实现不执迷的人生
时间:10月14日(周二)19:30
地点:许纪霖文化说微信视频号、八点一刻微信视频号
嘉宾: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成庆的音频课《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已化作数十万人的“枕边梵音”,同名纸书更跃居年度畅销榜。今秋,他再携新课《现代视野中的金刚经》归来——让千年般若与现代语境劈面相逢,在“应无所住”的刀口上,替我们剖开惯性思维的硬痂,重估世界,也重塑自己。当心理学给出安抚,哲学给出思辨,佛学则递出一柄“慧剑”——斩断缠缚,而非斩断希望。10月14日晚,许纪霖教授邀成庆副教授对坐清谈:治愈的力量——如何实现不执迷的人生?愿君秉烛而来,在一句梵音、一声棒喝之间,认出那个本就自在、堪能安住的自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