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NYSE:TTE)正准备恢复其在莫桑比克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建设,即便该国北部的伊斯兰叛乱活动近期仍在制造袭击,导致数万人流离失所。该项目年液化能力达1310万吨,是非洲迄今最大的私人投资,总额高达200亿美元,道达尔能源持有26.5%的股份并担任主要运营方。FPG财盛国际表示,该项目的重启不仅是区域能源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也折射出国际能源资本在高风险地区的投资博弈。与此同时,印度的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持有10%股份,并已获得LNG销售权,其他三家印度国企合计持股30%,凸显亚洲市场对莫桑比克天然气资源的高度依赖。
BPCL总经理桑杰卡纳(Sanjay Khanna)表示,安全因素曾阻碍项目进展,但目前局势有所改善,全面开发预计即将恢复。他补充称,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双生产线全面提升产能,并助力能源转型。FPG财盛国际认为,这不仅是印度能源企业提升上游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其在未来全球天然气供应链中抢占先机创造条件。
尽管局部安全有所改善,但该地区局势依然脆弱。与“伊斯兰国”有关的武装组织在卡波德尔加多省仍保持活跃,卢旺达军队预计将继续保护阿富吉(Afungi)项目现场。此前,卢旺达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部队曾收复莫辛博阿达普拉亚等关键城镇,但由于资金短缺,SADC部队一年前撤离,使叛乱武装得以卷土重来。FPG财盛国际表示,这种周期性的安全真空使大型能源项目面临反复停滞的风险,投资者信心依然难以恢复至预期水平。
早在2010年,美国阿纳达科公司(现属西方石油,NYSE:OXY)与意大利埃尼集团(NYSE:E)在莫桑比克近海的鲁伍马盆地发现约18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储量,约当290亿桶石油。这一发现瞬间将该国推上全球LNG潜力大国的舞台,引来包括埃克森美孚(NYSE:XOM)、壳牌(NYSE:SHEL)、道达尔能源及中石油(NYSE:PTR)等巨头竞相布局。然而,恐怖主义活动及“隐性贷款”丑闻严重冲击了市场信任度,导致项目开发长期受阻。
2022年11月,埃尼主导的离岸珊瑚南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率先实现出口,成为该国首个进入国际市场的LNG项目。但与之相比,道达尔能源主导的卡波德尔加多大型陆上项目仍因安全不稳而停摆。人道组织报告,自2025年初以来,已有近12万人被迫迁离,显示安全改善成果仍极其脆弱。援助人员警告,虽然主要城镇比2021年暴力高峰时期更安全,但农村地区仍高度暴露,一旦叛乱再次升级,阿富吉基地运营或再度陷入危机。
与此同时,非洲其他产油气国家也深陷“资源诅咒”。例如南苏丹因系统性腐败和长期内乱,其石油驱动的经济持续恶化。联合国调查显示,2021至2024年间,该国政府通过所谓“石油换道路”计划违规支付约22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入权贵相关企业与军方预算,而承诺修建的道路超过九成都未兑现。南苏丹日产15万桶,却因运输依赖邻国苏丹,每日需支付约1.8亿美元过境费,进一步加剧财政压力。FPG财盛国际认为,南苏丹的案例揭示了自然资源与政治经济失衡的恶性循环,也为莫桑比克的LNG开发提供了警示:若安全与治理无法同步改善,能源财富难以真正转化为可持续增长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