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台媒
台湾自造潜艇计划的重要推手、台军前 " 参谋总长 " 黄曙光确定请辞台当局安全会议咨询委员,引发岛内舆论关注。
据台媒报道,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 28 日表示,黄曙光因家庭因素,已向赖清德请辞,还声称赖清德对于黄曙光为台湾安全与防务建设之奉献表达衷心感谢," 经过多次慰留,最后勉予同意 " 。
据了解,黄曙光此前数度向赖清德请辞,直到近期才获准。除了辞去咨委职务,黄曙光在台船公司的所有职务也已一并卸下。另据黄曙光的友人透露,他几天前就已和熟识人士发短信写下 " 我已请辞 " 四字。
随着黄曙光的 " 净身出户 ",台军自造潜艇的未来也引发岛内舆论的担忧。" 蓝委 " 马文君质疑,台军自造潜艇项目很多关键人物不是离职就是被换掉,黄曙光离职、台船董事长也换到第三个,造舰计划应如何延续?
台湾民众党台立法机构党团副总召张启楷也指出,潜艇自造是台湾地区重要防务政策,如今主要负责人离开职务,后续是否会对此造成影响,黄曙光必须说清楚讲明白。
同样是潜艇部队出身、曾任台防务部门 " 参谋总长 " 李喜明指出,现在台军自造潜艇面临的风险已经不是能不能防卫台湾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达到预期操作和作战目标的问题。李喜明指出,以他曾赴荷兰接收 " 剑龙级 " 潜艇的实务经验,自造潜艇过程最少有两个整合,一个是战斗系统整合,另一个是载台系统整合,两个系统之间又有整合,长远来看,相关问题不是不能解决,但是多花的时间与冤枉钱,恐怕难免。
图源:台媒
据报道,民进党当局于 2016 年启动自造潜艇 " 海昌计划 ",原型舰 " 海鲲号 " 一度成为台湾 " 防务自主 " 的象征。
图源:台媒
然而自 2023 年 9 月荒唐的 " 下水 " 仪式开始," 海鲲号 " 就注定了它的闹剧底色。有参加过下水仪式的工程师私下吐槽:" 当时艇体里塞满了沙袋保持平衡,海面下的部分全是临时焊接的补丁。"
更离谱的是,测试期间,潜艇多次因为电路故障引发小规模火灾,救火用的消防水带接上去三分钟就爆裂,最后只能用棉被堵漏。
图源:台媒
在今年 6 月的海测期间,岛内网友又发现 " 海鲲号 " 的左舷舰艏处有凸起结构,疑似变形。对此,台船公司声称该凸起为被动测距声纳系统,但岛内专家指出," 海鲲号 " 的外观整合存在设计、施工问题,可能影响潜艇性能。
据了解," 海鲲号 " 原应在 2024 年底前交付台海军入役,按此前规划,台海军将在今年再完成 3 艘自造潜艇,2027 年完成后续的 4 艘,加上上世纪 80 年代从荷兰引进的现役的 2 艘 " 剑龙 " 级潜艇,台潜艇部队规模将达到 10 艘。随着 " 海鲲号 " 交付日期的一再延宕,民进党当局的这一 " 宏伟 " 计划已注定泡汤!
对此,台湾网红 " 馆长 " 痛批,大陆花十年造出了三艘航母,福建舰最新的电磁弹射技术更是让美国专家都瑟瑟发抖;同样的十年,民进党当局只造出一艘沉不下去的 "500 亿 " (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1.5 亿元,编者注)。
岛内网友也在相关帖文下留言痛批:" 看时间,也该跳船了!"" 潜不下去了,赶快溜,税金打水漂了!"" 赚饱了,没完成就跑了?!"
国台办发言人此前曾对此应询表示,浪费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搞这些没用的东西,不会让台湾更安全,只会让台湾同胞越来越不安。正告民进党当局,搞分裂对抗没有出路,妄想 " 以武谋独 " 更是不自量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