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墅里面唱 K,水池里面银龙鱼,我送阿叔茶具,他研磨下笔,直接给我四个字—— " 今年,一首 " 洗脑神曲 "《大展鸿图》带着浓浓的粤式风味蹿红网络。歌中描绘的广东老板的形象,也在听众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些轻松诙谐的、带有市井气的画面,不仅展现着广东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更映射出粤商在全球化潮流中持守与创新的精神张力。
粤商 " 有名 ":勇立潮头的 " 常青树 "
若是要问中国哪里的人最会赚钱?广东肯定能排得上名号。
古代中国重本抑商,商人们为了谋求发展便抱团取暖,以乡土亲缘为纽带,建立会馆和商业集团,这便是商帮的缘起。回溯数百年的商帮兴衰,粤商始终屹立不倒,是 " 常青 " 的存在。从汉代徐闻港的丝绸商船,到清朝 " 一口通商 " 广州十三行垄断全国海上贸易,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浪潮,广东商人从未错过任何一次时代机遇,他们始终屹立时代潮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那么,藏在粤商血脉里的商业密码究竟是什么?曾经被视为 " 烟瘴之地 " 的岭南,又是如何克服万难开出如此璀璨的商贸之花的?答案就藏在粤商的独特气质里——既包容又务实,既充满创新又不失本真," 兼容并蓄、敢闯敢试 " 的商业密码写进了粤商的基因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粤商正是凭借这种能力,在中国商业格局中稳占一席之地。
粤商 " 有才 ":多元包容的复合体
粤商的 " 生猛 " 并非偶然,而是岭南地理环境和历史际遇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处南海之滨,广东自古就是对外交流的前沿。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让广府人早早具备了全球视野;中原南迁的大潮,把客家人带到岭南山地,他们凭着坚韧与勤劳开垦出一片天地;潮汕人则 " 以海为田 ",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磨炼出敢闯敢拼的品格。正是这种地域、血脉、文化的交融,使得粤商具备着 " 开放、坚韧、拼搏 " 的底色,也让他们在面对风云变幻的商业浪潮时,总能灵活应变、不断突围。
粤商从不是单一面孔,而是广府人的开放、客家人的坚韧、潮汕人的拼搏等多个分支揉在一起的复合体。粤商沿袭着数百年来商贸发展的基因,从明清到新时代,从本地创业者到来粤打拼者,从岭南扎根到全球布局,展现出超强的开拓性和包容性。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商人都能找到一席之地。这种包容性与跨文化的商业融合,使粤商队伍不断壮大,成为跨地域、跨国别的全球性商业符号。
粤商 " 有情 ":义利并举的共同体
粤商的成功,不仅源于商业智慧,更根植于深厚的人情纽带与家国情怀。这份 " 情 ",首先体现在对乡土的眷恋与反哺。从近代跨越山海寄回家的 " 侨批 ",到改革开放后华侨返乡投资建厂、修桥建校,再到如今粤商积极参与 " 百千万工程 " 推动乡村振兴,这种 " 饮水思源 " 的反哺精神,已成为粤商群体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
粤商深谙 " 和气生财 " 之道,注重在商业往来中建立信任与情谊。潮汕商帮 " 喝工夫茶谈生意 " 的传统,正是在氤氲茶香中构建人情共识;广府商人的 " 牙齿当金使 "(一诺千金),则彰显了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这种重情重义的特质,使粤商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着独特的人文温度。
新时代的粤商更将这份 " 情 " 升华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从腾讯设立 " 科学探索奖 " 支持青年科学家,到 " 雨露计划 " 碧桂园项目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籍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从抗疫期间的物资驰援,到 " 双碳 " 目标下的绿色转型,粤商始终以行动诠释 " 达则兼济天下 " 的担当。据《广东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2023)》,广东民营企业参与 " 广东扶贫济困日 " 活动累计捐赠 120.96 亿元,捐助对口帮扶地区 28 亿元。
正是这种义利并举的情怀,让粤商超越了纯粹的经济角色,构建起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商业共同体。当《大展鸿图》中唱到 " 送阿叔茶具 " 的温情画面,当全球粤商年会变成凝聚乡情的盛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网络,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共同体。这份 " 情 ",正是粤商穿越周期、生生不息的深层密码。
粤商 " 有料 ":开拓创新的新生代
粤商,不仅是生意上的佼佼者,更是开拓进取和低调务实的典范。2019 年粤商大会上新时代粤商精神发布,用 " 敢为人先、务实开放、崇信守法、爱国奉献 " 短短 16 个字塑造出当代粤商的崭新面貌。
在新时代背景下,粤商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作为 " 中国制造 " 的领军者,粤商不仅在传统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珠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粤商以制造业为根基,迅速吸纳新兴技术,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粤商从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而是将目光瞄准全球市场。腾讯的国际化步伐,华为的全球战略,都是粤商全球化发展的典型代表。粤商已经深入世界各地,成为了全球科技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引领了中国企业 " 走出去 " 的浪潮,还在全球范围内打响了粤商的品牌。这种面向全球、敢于竞争的精神,正是新时代粤商的标杆。
粤商一贯推崇 " 实干为本 ",不搞噱头、不走虚浮路线。在今天的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粤商依赖的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从街头巷尾的小商铺,到全球市场上的科技巨头企业,粤商凭借务实的经营理念,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目前,广东经营主体超 2000 万户,占全国 1/10,经营主体总量稳居全国第一。在 2025 中国企业 500 强榜单中,广东上榜企业达 54 家,且半数以上为民营企业。这些科技与先进制造企业的崛起,正是粤商持续创新、精益求精的有力体现。
粤商不仅是经济力量,也是文化和社会力量的推动者。在广东商人把生意做到全球各个角落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把广东故事、中国故事带向全世界,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边界。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区域文化在新时代粤商的推动下,逐渐与国际接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粤商的开拓创新、全球视野和文化担当,成就了粤商的今天。他们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者,更是推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的时代先锋。
当 2000 万户经营主体在南粤大地上生长,当粤式说唱成为文化出海的名片,当大湾区成为全球投资首选地,粤商早已超越地域的局限——他们是《大展鸿图》里的市井智慧,是 " 活力大湾区 " 的全球连接者,更是历久弥新的商业力量。2025 世界粤商大会即将到来,这群 " 最会赚钱的人 ",还在续写新的传奇。粤商的未来,注定继续生猛,继续大展鸿图。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
撰文:曹晓静
编辑:顾萌萌
校对:赖玉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