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26岁女孩朱笑语决定把“家”安在“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之前一直租的是朝北的房子,这次我换了个朝南的房子,还带观景阳台,整个房子的面积也比我之前租的房子大了些,地段更好了,交通也更便利了,半个小时就能到单位。住在这里,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更强了。”朱笑语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朱笑语是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的一名幼教。她在上海读书,随之留在上海就业,2025年是她在上海工作的第二年。在朱笑语看来,扎根一座城市,安居是第一步。
2025年9月28日,“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包含朱笑语在内的140位青年文化人才喜迁新居。这一项目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人才局和徐汇区联合打造,位于漕溪路258弄,紧邻漕宝路地铁站,出门就是徐汇日月光中心商场,周边还有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漕溪公园等公共资源,15分钟地铁即可抵达徐家汇商圈。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位于漕溪路258弄。
整个项目提供1283套房源,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至79平方米之间,房型主要为一室和两室户型。朱笑语选择的是3号楼一套37平方米的一室户,“考虑到这里交通便利、购物方便、配套设施齐全,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入住这里。”刚搬来这里,朱笑语实现了“拎包入住”,小小的空间内各类生活设施用品一应俱全,电磁炉、油烟机、洗碗池、洗衣机、微波炉、冰箱都有,书桌、座椅、床也都配备齐全。
吸引朱笑语的不仅仅是一间住所,还有社区配套的公共空间:瑜伽室、美发店、咖啡店、宠物店等,社区居住的基本都是年轻人,每栋楼1楼都有一个公共阅览室。
在这个社区里,除了租户的身份之外,朱笑语还拥有一个身份:美育社团发起人。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提供的一室户。
“早在搬来这里之前,我就做了很多社区调研问卷,包括喜欢什么样的社区、需要社区有什么样的设施设备、想参加什么样的社区活动等等,都可以在问卷中及时反馈。”朱笑语还提到,就在她今年8月底签约入住这里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青年服务官宋阳还找到她,来咨询她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等,鉴于自己手工方面的特长,她积极报名成为美育社团发起人,“拥有了这个身份,需要我在节庆期间策划一些活动,邀请社区的住户参与,彼此之间增加了解。”
朱笑语口中提及的徐汇城投宽庭项目青年服务官宋阳,是来自徐汇区田林街道的一名党群青年干部。在“入驻”这一社区成为服务官前,宋阳就做了很多“功课”,“这个社区居住的人群中,65%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45%以上是研究生,本科及以上占比96.43%,来自58家文化单位的81类岗位,其中,传媒类岗位的人才占比最高,超过四成。”
“这些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如何为他们打造一个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宋阳在工作中一直思考着这些问题,通过一份份问卷、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与座谈,这一社区逐渐“丰富”了起来。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提供的一室户配备了厨房用品等。
“考虑到文化人才普遍都有着阅读的需求,我们就在文化人才之家的一楼大厅和电梯等候区,与世纪出版集团合作设立了一处名为‘世纪火种’的阅读角,以图书为媒介,提供借阅服务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互动交友的空间。”宋阳还提到,为了增进社区年轻住户之间的交流,鼓励大家多出门走走,社区还会经常发起活动,这些涵盖了年轻人喜爱的戏剧、舞蹈、手工等等,今后也将主办不同主题的市集。

“世纪火种”的阅读角。
宋阳告诉记者,当前,田林街道也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和徐汇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联合7家文化单位共同推出徐汇城投宽庭社区首个党建共建品牌“文化好邻居”,发布“青年研习会”“汇爱能量站”“甜灵文化集”“艺起美育社”和“幸福共治坊”等五大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为社区文化人才提供学习机会、互动交友平台,帮助他们搭建社群,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们能成为社区治理的一股力量。”在宋阳看来,这个社区尽管没有业委会,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社区委员会的一名成员,畅所欲言为社区建言献策,“譬如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讨论社区非机动车如何停放、外卖是否能送上楼等话题,我希望能听到大家的不同声音,这样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也可以让大家齐心协力,帮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