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省近日决定,海上自卫队首艘搭载美国 " 战斧 " 巡航导弹的 " 宙斯盾 " 舰 " 鸟海 " 号,将于明年夏天前在美国进行 " 战斧 " 导弹实弹发射试验。试验资金由美国 " 对外有偿军事援助 "(FMS)提供,预计耗资超过 20 亿日元(约合 1354 万美元)。此举是否标志着日本已实质性突破 " 专守防卫 " 原则?这将对地区局势产生哪些影响?
为后续改装部署 " 打前站 "
资料图:日本海上自卫队 " 鸟海 " 号驱逐舰
据报道," 鸟海 " 号是日本一艘 " 金刚 " 级导弹驱逐舰,也是第一批搭载美国 " 宙斯盾 " 系统的战舰,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服役。报道称,在进行 " 战斧 " 巡航导弹实弹试射前," 鸟海 " 号要进行一些关键系统改装升级,包括必要的硬件改装和软件升级等。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在 8 艘 " 宙斯盾 " 舰上全部配备 " 战斧 " 导弹。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认为," 鸟海 " 号的改装及在美试射具有关键示范意义,将为日本后续舰队改装铺平道路。
邵永灵:受 " 专守防卫 " 原则限制,日本 " 宙斯盾 " 舰原搭载 " 标准 -2"" 阿斯洛克 " 反潜导弹、" 海麻雀 " 及自研反舰导弹,后因反导需求加装 " 标准 -3" 导弹,已无足够空间部署 " 战斧 " 导弹。现需改装以容纳 " 战斧 ",涉及硬件及指挥控制软件的升级。
首艘改装的 " 鸟海 " 号具有示范意义,日本计划让所有 " 宙斯盾 " 舰具备 " 战斧 " 导弹发射能力,因此拟先借助美国试验检测改装效果,待成功后自行推广实施。
" 战斧 " 上舰标志性意义显著
" 战斧 " 巡航导弹是 1972 年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发的多用途巡航导弹。于 1991 年在波斯湾战争中首次使用,服役至今主要作为攻击性武器使用。那么,日本 " 宙斯盾 " 舰试射 " 战斧 " 导弹是否意味着日本实质性突破 " 专守防卫 " 原则?
邵永灵:日本 " 专守防卫 " 战略虽长期以渐进方式寻求突破,但此次试射 " 战斧 " 导弹是实质性一步。若发射成功,日本将首次在舰艇上部署射程超过 1000 公里的导弹,其长期炒作的远程打击与对敌方基地打击能力终将落地。
威胁地区和平发展前景
资料图:日本自卫队人员参加日美联合演习
邵永灵进一步指出,日本渐进式突破 " 专守防卫 " 原则,背后离不开美国的默许与纵容。美国将日本视为推行所谓 " 印太战略 " 的 " 马前卒 ",不断支持日本进行军事松绑。日本则借美国在亚太拓展霸权之机,加速扩张军备,抓紧向所谓 " 正常国家 " 和 " 军事大国 " 目标迈进。若放任这种 " 以邻为壑 " 的对抗逻辑蔓延,最终将危及整个地区的和平发展前景。
邵永灵:美国此举意在通过武装日本服务其战略需求,将日本打造成关键帮手。日本借服从美国战略实现军事正常化目标,美国则通过扶植日本巩固自身霸权。然而,军事力量不断膨胀的日本已成为亚太地区和平的破坏性因素: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从未深刻反省侵略罪行,反而不断美化并否定历史,东亚受害国担忧其可能追随美国重蹈战争覆辙。因此,周边国家对日本的任何军事化动作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包括美国在日本部署 " 堤丰 " 中导系统等行为,这些都绝不能接受。
本文转载自央广军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